张廷玉收到乾隆同意后,心里有些嘀咕,于是在进宫感谢的时候,就对着乾隆说道:“以前世宗宪皇帝对臣给予厚恩,留下遗旨让臣配享太庙。去年臣跟从皇上祭祀的时候又挽留臣回乡,臣怕死后无法得到这样高的待遇,而且这件事外面也有类似的议论。”
说罢,张廷玉让乾隆给自己留下个凭证,以此来确定日后他死了能够配享太庙。
乾隆对于张廷玉这样的行为很不高兴,但还是拟了手诏,并赐诗让他安心。】
一时之间,水幕前的朝臣不知道该说谁离谱了。
在此前,他们没有看到过有人追着皇帝要证据。就跟他们没有见过有汉臣配享太庙。如今,这两件事情竟然是同一人。
要让他们跟康熙以如此的态度去要求,绝对是会惹得皇上盛怒。即使皇上不发怒,事后也不会有多么好。当下的保证或许不错,可是保证过后又能够怎么样呢?
不过,他们也能够明白张廷玉那种担心的情绪。换作是他们,也会担心,会不会没有了太庙。毕竟,皇帝若是不想了,也没有办法去说什么。
*
比起他们的想法,胤禟都愣住了。
他发觉有些事情真的是不能够从表面去看,实在是过于离谱,怎么会有这么离谱的事还有他四哥未来的儿子,难道就不生气吗?
虽然说画面里展现出「乾隆」生气的模样,但在胤禟看来着实是感受不到。他不清楚是不是对方面孔被模糊的缘故,只想着之后的卡牌别遇到这事了。
同时,他又抬眼朝着胤禛的方向看去,想要看看他是什么样的心情
*
什么样的心情胤禛也不好形容。只是觉得这行为丢了谨慎。都谨慎一辈子了,结果到头来……岂不是在说对方在未来不会讲信用吗?
当然,他也不是不能理解,但能够理解和张廷玉做出的行为是不能够相提并论的。
不过,看着「乾隆」的手段,不得不说还是不错的。对于这个还没有出生的儿子,胤禛还是处于观察的态度。
无论是忍耐怒气写给张廷玉的诗作为字据,还是没当场就对着张廷玉发怒,都能够看出来些东西。
同样的,胤礽也是能够看出来点东西。这使得他不由得瞥向康熙,想要看看他的反应。
尽管水幕里对于「乾隆」的画面展现出来的不太多,但胤礽还是能够从中发现,他跟「雍正」不是同类型。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跟他汗阿玛有些相似。
这种感觉他说不来是真还是假,只是隐隐升起的想法。来得快,去的也快。
他很快调整好思绪,继续注视着水幕。
比如张廷玉熬夜写折子谢恩,让次子替自己进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