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胤禔,他怎么也没想到,在未来还要他儿子给老二戴孝。虽然老三、老五还有七弟、十四弟的儿子也给戴孝,但这待遇是不是有点过于好了!
轮到他的时候,怎么就没有这种好事!
旋即,他连忙抛除掉这个想法。不能因为他看到老二的情况,就乱想自己吧?!
如果可以,他还是一点都不想要在水幕里看到自己是怎么死的,死后又是什么样子。
不过,从这方面来说,他这四弟对老二还挺好的啊!那他之前的想法岂不是成为小丑了?
想到这里,胤禔的眉头再次紧皱起来。
*
而在他想着的时候,其余几人的反应不一。比如胤祺和胤祐的反应平淡,他们知晓,在那种时候,想要拒绝也没有办法,皇帝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就算是想要让他们穿孝他们也只能穿孝。
不过从画面里看,兄弟里穿孝的人只有三哥和十二弟,其余的都是他们儿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好像他们的状况比三哥好点?
胤禵却不觉得怎么好,结果还没有等他说出什么话来,在他身边的胤俄的声音就传到耳边:“没想到十四弟还没有成婚,就知道儿子长什么样子了。”
这话的出现简直是另外几个想要忽视的人也不能再忽视了。本来他们就对此事有些不自在,现在胤俄再说这样的话,就更不自在了。
*
只是,不自在归不自在,还是让部分的人在心里面嘀咕那些孩子的状况。无论是从相貌上,还是从别的方面。
而从相貌上,无非就说起了与对方的相貌相似还是别的状况。但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的提到未来福晋的事情了。
有福晋的自然是会想要知道是不是福晋生的,没有福晋的则是想起自己的福晋会是谁?
一时之间,他们开始议论起来。
开始时他们还知道环境,不能够高声,以免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可是随着低声嘀咕,又让他们没有办法尽兴,总感觉像是缺少了什么。
*
当然,这里面并不包括胤祺。他对着画面里的孩子在意了没多久,就看向后面的影像。
比如说在出殡的时候,侍卫内大臣、散秩大臣、侍卫如何择定出殡日期,又如何送去郑家庄,以及设棚安厝。
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沉重,又有点怪怪的。就跟活着的时候看自己死亡后的葬礼怎么样。哪怕这样的场景已经在水幕出现后看了许多遍,但胤祺发现他还是有些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