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相机干什么?拍照可以去照相馆。” “我可以给你拍照,还有,就我们全家做的这个面包窑,还有鸡窝……再等十几天就是我们家面包窑的建成仪式,得拍照留念一下。”其实黎剑知还想说,可以拍家里的菜地,记录每个星期的变化,到时候瓜果挂满园,从无到有,满满的收获感。 秦想想:“???”要不是还有黎耀伟和刘小芸夫妻在,秦想想都想扇他一巴掌让他清醒清醒。 给她和儿子拍照也就算了,给鸡窝和土窑拍照算什么?他想蹿上天吗? 美术生租借相机去乡下拍照,也是拍风景,你……你拍鸡窝土窑啊! ——我过去那么作,都没有奢侈到这个地步。 “啪!”声音出来了之后,秦想想才意识到自己真没忍住,在面前男人脸颊上快速浅拍一下,“痛不痛,你清醒了没?” 黎剑知疑惑道:“女人不应该喜欢拍照吗?” 秦想想:“……”话是这么说的没错,但是去照相馆拍照给了秦想想不太好的体验,因为摆什么姿势都不自由,摄影师掌握生杀大权,让怎么摆就怎么摆,很僵硬。 而且她觉得拍出来的照片没有镜子里的自己好看。 可如果自家有相机,想怎么摆姿势就怎么摆姿势,也不用担心围观拍照的人说闲话。 秦想想仔细思考片刻后理智道:“我们可以去照相馆借相机,我以前认识个美术生,她们借相机两块四一天,借半天十二小时一块二,可以借能装135胶卷的相机,这种相机起码要五六百,她说在被窝里装胶卷可以一次性拍三十八张照片,她们一般租这种相机出去采风。” 这类学生还蛮精明的,她们去乡下采风,除了采风拍照外,还会在附近村里拉客,找村民拍照,收取一定的费用,乡下农户不敢上城里照相馆拍照,这些脸嫩的学生一怂恿,在村里答应给她们拍。 这样一来,很多一辈子没进过照相馆的农民,第一次有了家庭合照,而这些学生也赚回些许租借相机和购买胶卷的费用。 秦想想又不是美术摄影类的学生,她从来没想过去租借相机拍照。 “我们可以像她们一样租相机。” 黎剑知:“这也太麻烦了,老婆,我们直接买吧。” 秦想想:“……” 站在旁边的黎耀伟和刘小芸夫妻俩面面相觑,而小胖子抱住亲爹裤腿一声不吭,沉默地支持自己的亲爸爸,因为他感觉爸爸似乎想买“好东东”,那么小胖战士必须得支持爸爸。 黎耀伟之前来就想看黎剑知和弟妹秦想想吵架,这回算是亲眼目睹了,甚至还动手了,弟妹在他脸上拍了一下……可他为什么一点儿也没有开心暗爽的感觉呢? 第54章 还能这样? 都不让咸鱼好好睡觉了。…… 相机的事情没讨论出个结果, 秦想想一家三口和黎耀伟夫妻俩一同回到了家属楼,屋门口放着黎耀伟夫妻俩拿来的东西,中间户的黄嫂子站在门口, 对着秦想想笑了笑。 黎剑知开锁进了屋, “怎么带这么多东西过来?” “都是些不值钱的渔货, 看弟妹上次喜欢杨梅酒, 又给拿了些,还给孩子带过来点青饼。” “小胖, 吃吧, 看吃不吃得惯。” 青饼是这边岛上清明节前后吃的一种点心,其实全国清明节前后都会吃类似青团和青饼之类的糕点。 刘小芸在门口的水龙头前洗了手:“小秦同志, 我来的时候在路边顺手摘了些清明菜,蒸熟了揉进糯米粉里能做点心吃,你会做吗?” 刚来那会儿刘小芸还比较忐忑, 这下轻松了许多, 说话也自然了, 她从小生活在村里,对野菜比较熟,像是路边瞧着有野菜,都养成了随手摘一点的习惯。 刚来见到了,摘了点“田艾”, 这就是用来做青团的野菜,也叫清明菜、白艾、鼠曲草等名字, 各个地方叫法不同,这种野菜有上百个地方俗名,但南方各地统一用它在晴明前后做糕点,也都以“青”取名。 “我会做青团。”秦想想也喜欢吃用这种野菜做的糯米团, 把野菜揉进糯米粉里,里面包上花生芝麻碎以及白糖,上锅一蒸,就是很好吃的青团,或者叫野菜粑粑。 “这边哪里有啊?我都没见着,等明年清明我也去摘。” 黎剑知:“咱家有冰箱,你要是喜欢这个,可以冻在冰箱里。” “这个也可以冻?” “当然可以。” 刘小芸:“弟妹你要是不嫌弃,明年我带你去我们村里摘,这个山野里很多。” “好啊,这个嫂子,你们家不是渔业生产队吗?” 刘小芸:“是我妈那边。” “是不是还有杨梅?” “有,你要是喜欢摘杨梅,去我们老家那边摘,到处都是,你能摘多少拿多少,你要是喜欢杨梅酒,自己摘回去泡,不过我们这杨梅熟得晚,要等到六月中下旬才能摘,还得再等个把月。” 秦想想欣喜道:“那可好了,我自己泡些杨梅酒,给我爸妈送过去,让他们尝一尝自家闺女亲自泡的杨梅酒。” “最好呢,还希望他们能吃到自己外孙养鸡下的蛋。”之前秦想想还想着养鸡种菜没有用,但现在她可以给爸妈送东西,如果天气好,这边港口晚上发船,托船捎带的东西第二天早上八点就能到沪市。 一个月白拿了父母四十块钱,秦想想心里也感激父母对她的好,给父母送些东西,不说贵重不贵重,好歹也是子女的心意。 刘小芸:“小秦你爱吃白蟹吗?等段时间的白蟹都带蟹籽,吃起来也是别有风味。” 白蟹也就是梭子蟹的俗称,五六月是梭子蟹开始抱卵繁育的时候。 “哎?带蟹籽的,这个我还没怎么吃过。” …… 听她们提起梭子蟹抱卵,黎剑知愣了一下,这个年代还没有实行休渔政策,往后五到八月禁海休渔期,禁止渔船作业。 而只要有渔船作业,海军就要安排护渔巡航,东海舰队这时候有一半的出海任务都是渔场的护渔巡航。 全年都有。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无序捕捞,到了八(-)九十后渔业资源枯竭,实行休渔政策。这大概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过程,现在的普通人吃也吃不饱,不下海捕鱼还能怎么办?但从以后的眼光来看,听家里长辈说:“我年轻的时候吃不饱肚子,每天只能吃大黄鱼,吃这么大一个的梭子蟹,看到虾我都发愁,那时候生活过得好苦……”可能年轻人听了都要翻白眼,腹诽自己根本吃不起野生大黄鱼,也吃不到那么大一个的虾蟹。 只要有渔船作业,海军就得安排护渔巡航。 “小秦同志,你跟我想的一点儿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