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擅长侦察侦听,他就是你的‘活耳朵’,会把自己打听到的各种小信息汇报给你。” 就在这一刻,秦想想都在这个小小的办公室里,感觉到一丝丝的“激动”。 感觉她们真的像是在搞“地下工作”。 孙晓艳这个年轻的女大学生,尽管面对眼前一团乱的数据,她也被这种类似“特务”的地下情报工作给深深地吸引着迷了。 谁让七十年代最流行的小说,就是特务情报类小说呢。 秦想想:“因为你才刚开始工作,怕你不熟悉,我作为厂长,我在旁边配合你的工作,你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 原本偷懒不喜欢揽事情的秦想想,也被这种“搞情报”的刺激工作给吸引了。 她也想来个现实版的《一只绣花鞋》(X)。 好了,从现在起,“飞燕地下情报组织”成立了! 网?阯?F?a?布?页?ì?f?ü???ě?n?Ⅱ?????????c???? “厂长,我一定会努力的!”孙晓艳这个女大学生,原本面对眼前这纷繁复杂的情况,还有些打退堂鼓,觉得自己难当重任。 可眼前的风云传奇人物“秦厂长”,她自个儿都“身先士卒”了,自己哪还有退缩的道理。 面对杂乱如麻的数据,也能抽丝剥茧的建立模型,从中窥探隐藏在数据之下的真实信息。 “好了,从现在开始,我是地下特务,我要搞地下情报工作。”秦想想带着这样的刺激,哪怕回到家里,睡觉前都忍不住对身边的男人说出这样的一句话。 她睡在柔软的枕头上,心脏刺激到扑通扑通狂跳,上浦纺织厂的民国老建筑风格,太适合搞这种情报工作了,有气氛! 而某海军基地司令部副参谋长:“……” 自己的身边,睡了个“特务老婆”,这是在家里上演“潜伏”吗? 黎剑知:“我们家里成了‘天津站’。” 秦想想:“????” “天津这个地方,情况太复杂了。” 秦想想:“我们怎么也是上海地下党啊?你跑哪去了?” 黎剑知:“戴笠的飞机又坠机了。” 众所周知,每一部谍战片,戴笠的飞机都要失事一次,已经不知道累积坠亡了多少次。 秦想想:“……我看你脑袋里的情况更加复杂。” 带着这种“搞情报”的刺激,秦特务同志开开心心开始了自己的情报工作初探。 首先,她也在想,“情报工作”真的有用吗? 没几天,许小满那边就已经搜罗到了一些情报,比如最近华东地区多雨,建筑工地开工率预计下降,带来连锁反应,水泥在短期需求减少,运输成本因下雨路况问题可能上升…… 别说是大学生孙晓艳,就连秦厂长李书记等人,看着这些情报,都觉得一头雾水。 “看似好像知道了很多事情,可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李书记也掺和进“飞燕特务情报小组”,哪怕是个中年老头,都感觉十分刺激:“以前那些老总也是,每次做决策之前,手里都有好几份,甚至是十几份不同的情报,而我们当领头人,也要从这些错综复杂的情报中,找到有利于我们的重要信息。” 秦想想:“李书记说得对啊。” 孙晓艳:“???!!” 她们这到底是在搞物资调配,还是在搞地下情报分析,为什么感觉这么刺激。 很快,孙晓艳上手了手里的工作,也给出了一些预测,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矛盾的事情。 比如,孙晓艳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析:“下个月钢材可能会涨价。” 而另一边许小满却又打听到另外的消息:“我听到有风声说,下个月有大厂要抛售‘库存钢材’。” 李书记:“????” 孙晓艳:“????” 秦想想:“?????” …… “我的妈呀,那这情报工作怎么做?” 如果完全收到两份结果相悖的情报消息,要怎么做出正确的决策,还是这未来根本无法预判? 所以这钢材,到底是涨价,还是降价? “现实这个情况,也实在太复杂了。” 秦想想:“孙晓艳你的数据分析重要,许小满收集到的那些风声小道消息也重要,要全都纳入进来,综合考量,晓艳,你再建立一个新的预测模型。” 虽然总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若是能有预测指导,至少能大幅度提高正确率。 孙晓艳也逐步将她收集到的正统经济数据,以及孙小满收集到的小道消息,互相补充来做预测。 很快,孙晓艳从各地经济数据上发现了一个“捡漏商机”,数据显示某地的玻璃库存积压,而许小满也根据情报网打听确认当地工厂厂长确实在找关系清库存。 秦想想立刻让采购员前去联系当地工厂,以低于市场价格百分之二十的成本,购买到了一批优质玻璃。 “厂长,低于市场价格百分之二十,这可是百分之二十啊!”李书记等人激动坏了,若是放在以前,哪里会有这么多“漏”可以捡。 以前没有价格双轨制,全国各地也大的离谱,为了节省这点成本,跑死几个采购员都不一定能每一次精准捡漏。 这是“飞燕特工”情报工作的大胜利! 第330章 年终总结 厂长,咱们这是发大财了呀!…… 捡漏这种事情, 会让人上瘾! 购买玻璃这件事情出来之后,厂里的人都品尝到了“情报工作”的甜头,孙晓艳和许小满等人这一次取得的情报, 效果惊人。 “如果一年多来个这种机会, 咱们生产成本都能下降几十万!” 这种可预见性的收益, 让人心脏听了都要骤停片刻!别说是许小满和孙晓艳这样的普通退伍兵和高校大学生, 就连见多大风大浪的李书记,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 还有些话不好说, 光是凭借这些信息, 他们工厂化身“倒爷”,高买低卖, 估计都要发大财。 不过当倒爷的风险性太高,秦想想暂时没打算走这条路,为自己工厂节省成本, 平安上路足够了。 在这之后, 孙晓艳和许小满等人, 又挖掘出更多情报方面工作在物资采购上的应用。 不仅能捡漏,还能提前预防。 “特区分厂附近即将有一个大的基建项目启动,在短时间内恐怕会带来相应建筑材料快速上涨,秦厂长,我们应该提前存一批建筑材料。” 这一个预测决定, 为飞燕纺织厂节省下来相当大的成本,在物资紧张前提前存货, 避免陷入淤泥沼泽当中,并且因为飞燕联合工厂存货太多,还能支援其他兄弟单位,得到了好口碑, 当然,也获得了小部分的盈利收入。 还有孙晓艳等人提前从报纸上的消息预测某些进口化工原料有可能断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