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小说网

最近阅读  |   我的收藏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章 这次第,怎一个忙字了得(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第四章这次第,怎一个忙字了得

吵吵嚷嚷到最后,反正范闲就只是一昧笑着,不见半点嚣张,诚恳至极,做足了妹夫的本分,下足了臣子的本钱,让这四周官员瞧着,谁能想到这争道得罪人的事情,竟是从他的脑袋里面想出来的。

范闲这人,天生有一椿好处,俗话叫做蔫坏儿,又算作阴贼之道,背底里得罪人欺负人的事情极愿意干,但明面上却是极肯让,这才是真正得好处的做派,就像长公主被他阴了好几道,言纸逼出宫去,但直到今天也不知道幕后的黑手居然是自己的女婿,还以为这女婿只会忍气吞声,还在北方对自己言听计从,不敢翻脸。

他始终信奉一条,华丽嚣张是好的,但要低调的华丽,闷声吃猪肉。

正所谓能动的人一定要动一动,暂时动不了的人,打死他他也不会动。大皇子自然是他目前动不了的人,但今日他却偏偏要与大皇子争道,已是大逆平日意趣,自然没有人知道他这纯粹是给宫里那位皇帝老子看的,而性情直露的大皇子,无疑是最好的演戏对象,其中缘由,或许只有陈萍萍那头老狐狸能猜到一点。

最后双方还是在太子的调解下,达成了妥协,使团前队与大皇子亲兵营一同入京,只是此事太不合规矩,将礼部尚书气的不善,让太常寺的那位任少卿也是满脸惶恐,这仪仗怎么安排,都成了极大的问题。

太子瞧着范闲在一旁闷不作声,心里却不知从哪里生出几分痛快,佯骂道:“你也是胡闹,明明议好使团后日至京,怎么忽然就提前到了,让朝廷没个安排,生出这些事来。”

范闲一笑应道:“臣也是急着回家。殿下就饶过这遭吧,指不定明日还有哪位御史要参我了。”其实他心中也自奇怪,数月不见,这位东宫之主的气色竟是比以往好了许多,那股微微怯懦阴郁已经不在,容光焕发,不知道是得了什么喜事。

他自然不知道,长公主离开皇宫。返回信阳后,一直压在太子身后的皇后与长公主两座大山骤然间少了一座,心绪顿时明朗,加上陛下今年以来也多有慰谕,太子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在一干臣子的心中,总以为太子好过了,二皇子想必心里不会太舒服。但在城门处,众人看着在棚内准备迎着大皇子返京的二皇子时。却没有从这位文雅地贵族脸上看到半丝不妥,反而是他身边那位年纪幼小的家伙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

这是皇帝陛下最小的一个儿子,天子一共诞下四位龙子,太子不在位列之中,所以这一位便是一直养在深宫的三皇子。今年才仅仅九岁,此次大皇子远征回京,陛下钦命京中所有皇子尽数出迎,给足了尊崇。同时也让这位一直没有出现在朝臣面前的小皇子,有了第一次正式亮相的机会。

二皇子牵着小皇子的手,对着大皇子行了个礼。大皇子似乎与二皇子关系不错,上前一个熊抱,接着揉了揉小家伙地脑袋,粗声粗气说道:“怎么长这么高了?”

小家伙嘻嘻一笑,面露天真神态,回道:“将来要与大哥长一般高。出去打胡人去。”

这位小皇子的生母,乃是范府柳氏的姐妹,转拐转弯着算起来,与范闲倒有些亲戚关系。但范闲看着这个面相稚美的小皇子,看着他脸上的天真笑容,心里却咯登一声,看出对方天真笑容里与年纪完全不衬的一丝自持,不由嘴角浮起了微微笑容。心想本大人自小伪装天真微羞极品笑起家的。你居然敢在我面前玩这套,真是范门卖笑而不自知了。

二皇子自然也知道先前发生了什么。苦笑着对范闲说道:“我说妹夫啊,你哪天能少惹些事情出来,我看这整个京都的官员都要谢天谢地了。”

范闲笑容显得更苦,比加了黄连还苦,解释道:“实在是北齐公主地意思,安之区区一臣子,哪有这么大的胆子。”

太子不易察觉地皱了皱眉,似乎有些不悦老二与范闲说话时的口气,淡淡说道:“二哥,仪程未完,还是以官位相称吧。”

这话就有些不讲理了,先前这位东宫太子叫范闲妹夫倒叫的亲热,此时却不肯让二皇子叫。二皇子却是面色如常,呵呵一笑,应了一声,却是凑到范闲身边压低声音问道:“春闱前,让你回府问晨儿她是怎么叫我的,你倒是问了没有?”

范闲这才想起那件事情来,摇头笑道:“殿下也知春闱里出了什么事,一时竟是忘记了,今儿回府一定问出来。”

二皇子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牵起老三地手,随着前头的太子与大皇子向城门处走去。二人说话的声音虽然小,但依然传到了大皇子的耳朵里,这位长年征战在外地皇子不免心中生出诸多疑窦,虽然他也知道范闲的声名,但毕竟不在京中,所以不知道范闲手中究竟握着怎样的力量,此时竟愕然发现,不论是二皇子还是太子,在言语间对范闲都是多般怀柔,似乎生怕在场的官员不知道,自己与范闲的关系极其亲密。

区区一个臣子,竟让两位龙子如此看重,竟是舍得放下身阶,大皇子不禁皱了眉头,有些不大愉快。

范闲此时却是另有想法。他看着前方那三大一小各自服饰不同,明黄夹着素黄的四位皇子,往黑洞洞的城门处走去,一时竟有些恍惚,心想莫非自己将来也有站在那四个兄弟中间的一天?

京都之秋,清美莫名,高天云淡,初黄树叶低垂于民宅之畔,不肯仓促就水,街旁流水不免有些寂寞。长街尽头,远处宫檐偶露一角。挂于青天之中,尽显威严。

大皇子地队伍早已夹着余怒去了,使团的车队却是刻意压了速度,在一干鸿胪寺太常寺官员的陪伴下,慢悠悠地往皇宫处走。既然已经入了京都,范闲也不再着急,反正这时候也不能马上回家,总是得先去宫门处回旨的。所以他终于有了些余暇去看看四周的景色,虽然在京都拢共也不过呆了一年时间,远不及澹州熟悉,但不知怎的,一入此间,一见四周民宅,嗅着京都里特有地气味,范闲便觉精神舒爽。

“大人急着回京。想必是家中有事。”骏马之旁的马车中,北齐那位公主殿下地声音幽幽传了出来。

范闲面露微笑,却没有回话,心知肚明对方是在刻意结纳自己这个看似寻常,实则重要地臣子。但这一路上双方的感情交流已经做地足够充分,此时既然已经进京,身边耳目众多,还是免了这最后一遭的好。更何况他被对方说中了心思,却不知如何回答。

范家如今在京中正当红,满宅平安,旁人根本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着急。他一催马蹄,向前数丈,来到言冰云的马车旁,压低声音说道:“你必须带她走,如果你不想给我惹麻烦地话。”

车中的小言公子摇了摇头。看了一眼被自己捆的结结实实,但依然用露在外面的那双熟悉的眼眸——恶狠狠盯着自己的沈大小姐,心里着实不明白,范大人什么时候多了个做媒婆的爱好。他叹了一口气,将话题转开,说道:“大人今日争道之事,实在大不明智,监察院在皇子之争中向来持平。大人曾说过。先前耳闻也证实,太子与二殿下对大人均有所期。既是如此,为持平见,也不应该去撩拔大皇子,这与院中宗旨不免有些相悖。”

范闲默然,知道对方说的有道理,身为庆国臣子,尤其是监察院提司,要么永世不与这几位皇子打交道,既然要与皇子交往,就要一碗水端平,才能不会让宫中确信监察院不会偏向哪位皇子。

但他不行,因为他知道自己地身份不仅仅是臣子那么简单——在皇子之中有所偏倚,虽然没有明令宫前不准骑马,但似跑地这般利索的大臣,恐怕范闲还真是头一个。

秋意不浓归意浓,院中的事情范闲早就安排好了,而像高达那七名虎卫,自有相关人士来接手,他纵马于长街之上,迎风而去,也不知跑了多久,终于入了南城,马蹄声在范府门口那条石狮时现的长街上响了起来。

此时已入夜,长街上的各王公大臣府邸地灯笼已经挂了起来,廖廖数对,不怎么耀目,唯有范府门前一片灯火通明,正门大启,一干长随护卫门客都站在门外翘首相盼,门内柳氏也是降尊亲至,吩咐着丫环婆子们一遍又一遍地热着茶汤,等着范大少爷回府。

使团抵达京郊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城内,本以为总要安排仪程,折腾个两天才能入京,但隔厢府里的大少奶奶却是冷冷丢下一句:“今儿个必到。”,众人都知道这位如今的范夫人,当年地林小姐不是普通角色,她既然说范闲今日必到,那必是能到,所以众人才会在这里辛苦候着。

至于后来与大皇子争道的消息,此时府中众人还不清楚,不然不知道该有多担心。

“来了来了。”早有眼尖的下人瞧见了远方驰来的马匹,纷纷涌下石阶,分成两队。

得得响声中,范闲纵马而至,翻身下马,轻轻一脚踢在准备当马蹬的藤子京屁股上,笑骂道:“你这破腿,甭学那些府里的做派。”

“恭迎少爷回府。”两列下人齐声喊道。

范闲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两步上了石阶,接过丫环递来的热毛巾胡乱擦了个脸,又接过温热合适的茶汤漱了漱口。知道这是必经地程序,也没有什么好讲究的,只是回到府前,看着这些眼熟地下人丫环,心情真是不错,就连门后那位柳氏的笑容,落在他眼中,似乎也少了往日的算计味道。多了分真诚。

“你父亲在书房。”柳氏接过他手上的毛巾,轻声提醒道。

范闲点了点头,忽一皱眉,又摇了摇头:“姨……”他将姨娘的后一个字吞了回去,微笑道:“我先去瞧瞧妹妹与婉儿,父亲那处我马上就去。”

柳氏知道面前这位大少爷不能用孝字去约束他,只好无奈地点了点头。

范闲一入府门,却看着一个黑胖子冲了过来。不由大惊失色,心想这才几个月不见,这帐房神童怎么变成小黑铁塔了,却也不及相询,直接喝道:“呆会儿再报帐!我有事要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