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之看到桌上的饭菜也有些惊讶,但他没说什么,只默默地给林樾也盛了肉,“真的不用等我,你要是愿意,我吃饭的时候陪着我就好。”
林樾头点的有些不走心,他也不是每天都有空闲的啦。
但心里还是有些感慨,读书也不容易,想了半晌才开口安慰道:“不碍事的,马上就初八了,到时候你就不用再这么晚回来了。”
林樾的安慰并没有起到作用,沈淮之明显更紧张了,读书十余年,他自知不是天赋异禀之辈,几年前能顺利考上童生已属不易,现在要考秀才,他真的很担心自己考不上。
等沈淮之嘴上还是道:“是没有几天了,都不用初八,初六就不用早起了。”
“嗯?为什么?”
沈淮之喝了口汤,回道:“府城离咱们这儿有些远,要是走路估计得一整天,初八考试,最迟初七早上就得去,但以防万一,老师建议我们初六就去,到时候在府城歇一天再去考试。”
林樾点点头,确实是初六去比较合适。
两人一边闲话一边吃饭,倒也热闹,饭后,林樾搁下筷子,迟疑道:“我记得村里有养牛和养驴的人家,还有养螺子的,咱们租一头来拉车,到时候坐车去,这样也能快些,不然你走一整天,到时候影响了考试的状态就不好了。”
沈淮之拒绝了,一头牲畜价钱称得上昂贵,租借也不便宜,到时候去府城,住客栈又是一笔花销,能省一点是一点,从小到大上山下河不知道多少次,走一天路比干一天农活儿还是要轻松的。
林樾说不动他便闭嘴了,想着到时候和爹娘商量商量,只要他们发了话,沈淮之也拒绝不了。
当晚,林樾依然是在昏黄的油灯照耀下睡着的,连沈淮之什么时候躺到床上的他都不知道。
转眼进了八月,地里的苞谷黄了。
这回林樾和沈凌之的小吃摊没有暂停,因为前一天还接了索唤的生意,不去不行,甚至还添了新的吃食。
因为地里的活计需要人手,本来两个人的小吃摊也变成了一个人轮流去,第一天是林樾去,沈凌之一早起来就跟着沈正初夫妇下地掰苞米去了。
林樾也起得很早,打扫院子,喂鸡浇菜,准备吃食。
因为做面筋和凉皮有些麻烦,但只有凉粉和凉虾又很单调,而且最近的点心也没什么新意,所以林樾又琢磨了一个新的吃食,凉卷粉。
头天晚上泡上大米和糯米,早上起来就把米熬成米浆,再加入生粉拌匀,蒸锅铺上蒸布,把米浆摊上去,等粉皮变透明后就用竹片挑出来,简单的凉卷粉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