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夫子已年过不惑,华发渐生,看着面容可亲,倒不像严格的夫子,反而像路边的老翁,沈淮之说完话,他便招呼人上前坐下,温和道:“既是求学,可带了功课?”
沈淮之立马从书箱里拿出课业,双手递了过去,杨夫子没再多问,低头开始翻看沈淮之的课业。
良久,杨夫子才抬起头,“学问还算扎实,不错。”夸了一句,随即便是考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何解?”1
桌上自有纸笔,沈淮之思考片刻,便执笔书文。
……
杨夫子当年也是苦出身,自然知道农家子求学不易,沈淮之既然上了门,他自当竭尽所能。
等沈淮之走出杨宅时,已然日暮西斜了,他一抬眼便看见墙角蹲着的林樾,手里还举了个糖葫芦,沈淮之大步上前,搀了一把把林樾从地上拉起来,才问道:“怎么不在客栈里等?”
“我才刚过来没多久呢,担心太晚了你一个人不安全。”林樾说完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一把塞到沈淮之手里,“快吃,还是热乎的,我买了一个饼,两个包子,你先垫垫肚子,等会儿回去再吃饭。”
沈淮之一时说不出话,许久才缓缓道:“你在外头我也担心,明天别过来等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我一个人可以的。”
第134章
林樾一扭头, “哎呀,明天的事明天再说,我们快回去吧, 客栈外头有个卖豆腐脑的摊儿,我们现在回去还能吃一碗再上去。”
两人往前走了几步, 林樾才想起来问,“对了, 你明早什么时候过来?”
沈淮之回道:“老师让我卯正过来, 酉正归家。”
“那我们今晚早些睡, 免得明天没精神。”林月说着说着还把手里的糖葫芦塞了一个到沈淮之嘴里,“好吃吗?我挑了好久才选了这个最大的。”
沈淮之其实不大爱吃这东西, 但自家夫郎喂的就不一样了, “好吃, 你快些吃, 我吃一个就够了。”
林樾其实是知道沈淮之不大爱吃的,所以喂了一个后就自己吃了, 这次买的糖葫芦还挺甜, 裹了不少糖浆, 山楂也是熟透了的, 林樾想着等回去就买些山楂放到铺子里,因为桂花山楂糕的方子卖出去了,所以他也不打算做点心,煮些山楂荷叶茶和山楂陈皮茶, 搭配凉粉吃正好,等山楂过季,凉粉凉糕这些也就不做了,天气转凉, 该上热乎点心了。
客栈外挂着黄色幌子的小摊是只卖豆腐脑的,有淡的,甜口的,还有辣的,辣的豆腐脑里还能加肉,加一份肉三文钱,林樾和沈淮之吃的都是素的,入口即化的豆腐,搭配酥黄豆,油辣椒,葱花香菜酱油等调味,甚至还有咸菜萝卜丁,用小木勺拌匀,一口下去,香辣爽滑,佐以拂面而来的秋风,难得的惬意。